编辑:秩名2023-03-20 21:42:02
返校剧情是什么?返校是还愿之前的一部游戏,也是赤烛游戏的,不少人害怕不敢玩,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返校游戏剧情介绍,帮助大家云一下游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返校》是赤烛工作室制作的一款恐怖解谜游戏,近日发售的《还愿》吸引了不少新入赤烛游戏坑的玩家,作为赤烛的前一部作品,其也是以上世纪台湾为背景,剧情同样发人深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剧情深入解读及个人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剧情深入解读及个人体会:
我谈谈我对《返校》的一点感想和理解。首先《返校》毫无疑问是神作,网上这么多游戏视频,《返校》是唯一让我震撼的游戏,看别人的通关视频,让我产生必须自己玩一次的冲动,然后我发现这游戏对硬件配置的要求真是太低了,我几年前的老电脑居然玩的很流畅,我想这是因为赤烛游戏制作小组并不追求视觉听觉效果,他们追求的应该是震撼人心。看别人玩的游戏视频还好,气氛很诡异,鬼怪不多,结果我自己玩才发现恐怖,真恐怖,我白天玩后背还觉得发凉。《返校》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对话我感觉都有深意,玩一遍是搞不清楚游戏内容的,所以我现在已经玩了两遍,我就顺着游戏情节说说我的理解。
游戏开始提示这是虚构的,和现实无关,这游戏制作者太狡猾了,明明是有真实事件做背景,居然还说和现实完全无关,欲盖弥彰。说的就是台湾的白色恐怖时期,就是所谓“戒严时期”。网上截了一段文字:1949年5月19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戒严令,同年6月蒋介石溃退到台湾。该戒严令则维持到1987年7月15日为止,总共长达38年。在戒严期间,当时的立法院为了防止中国共产党在台湾扩散(但实际上台湾环境不适合共产党发展)并吓阻台湾人民追求民主,通过了《惩治叛乱条例》以及《动员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扩充了解释犯罪的构成要件,纵容情治单位机关网罗所有人民的政治活动。国家公权力在长期戒严中受到滥用,人民的基本权利完全失去保障。
根据法务部向立法院所提之一份报告[来源请求]的资料显示,在戒严时期,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达29,407件,无辜受难者约达14万人。然而,据司法院透露,政治案件达6、7万件,如以每案平均三人计算,受军事审判的政治受难人,应当在20万人以上,他们就是「白色恐怖」的牺牲者。光是以1950年代的前五年为例,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至少杀害了4000个至5000个,甚至於8000个以上的本省和外省的「匪谍」、知识份子、文化人、工人和农民,并将同样数目的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这就是一般所谓的「台湾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一直要到1984年12月,最后两个五零年代的政治终身监禁犯林书扬与李金木,在坐满34年又7个月以上的牢后,才释放出狱。1991年由於废除《惩治叛乱条例》,以及1992年《中华民国刑法》第一百条的修正,终结了言论叛乱罪的法律依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台湾白色恐怖的真正结束。
对於「白色恐怖」受难人数,白色恐怖基金会呈报行政院的数据,自1999年起至2007年6月底为止,申请补偿的件数为八千五百件,已领补偿金者为一万三千人。白色恐怖基金会执行长倪子修表示,这些只是领取受难补偿的人数,并非确切受难人数。
《返校》最后魏仲廷回到翠花中学,那时的魏仲廷完全是老年人的形象,他16岁因为参加读书会被国民党判刑,15年以后出狱,16+15=31,31岁的魏仲廷可能那么显老吗?我认为不可能,魏仲廷返校不是在15年以后,而是在戒严解除之后,就是1987年以后,那么1960年魏仲廷16岁,1987年魏仲廷43岁,43岁老一点是可能的。我看魏仲廷未必在戒严以后马上回到学校,而是又过了不少年,他回学校时的年龄很可能在60岁以上了,因为人老了特别怀旧,才想回学校看看.。读书会的老师学生除了魏仲廷都死了,他原来肯定是不想回去的,因为回去一定勾起他痛苦的回忆。还有就是翠花中学即将拆除了,再不回去就再也没机会了,所以魏仲廷才返校。
正式版中删减内容:
《返校》里有一些资料在正式版里删除了,但是流出了一些图片,从中可以看到有个姓殷的将军遇害,还有人暗中提前通知殷崔涵,所以殷崔涵才能连夜逃走。方芮欣和魏仲廷聊天以及魏仲廷和读书会的同学烧书时都提到殷老师有门路,可以推断出殷崔涵的爸爸地位很高,在国民党军警部门还有下属,所以才有人暗中保护了殷崔涵,否则殷崔涵应该和张明晖一样被处决,殷崔涵的爸爸就是那个型殷的将军。
魏仲廷真的喜欢方芮吗:
我觉得从开始到老年的魏仲廷返校,这之间出现的一切都是方芮欣鬼魂想象想象出来的,魍魉、鬼差还有那个背着口袋的妖怪都是方芮欣想象出来的,现实世界里的方国峰没被方芮欣砸死,也不可能成为鬼怪进入方芮欣鬼魂想象的世界。
第一章方芮欣到了三楼,从背着口袋的妖怪手里逃开,进入了一个四面都是墙的屋子,四面墙上全写着阿弥陀佛的字,我认为这可能是象征着方芮欣死后放她尸体的棺材,因为她是自杀死的,所以为了压住她灵魂的怨气,所以在棺材里写满了阿弥陀佛,好让她的冤魂早日超脱。
魏仲廷是否喜欢方芮欣,我认为是的。首先“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是殷老师说的,魏仲廷对方芮欣的第一印象就很好,后来接触可能象序章里演的,方芮欣表现出其他女生没有的有点,让魏仲廷产生更深的感情。魏仲廷在出狱后的日记用“那个人”代替方芮欣的名字,而方芮欣在城隍庙祷告的时候也用“那个人”代替父亲,可见“那个人”是指在在心中至亲至爱而又不愿意想起的人,魏仲廷心里的那个人就是方芮欣。魏仲廷在日记中写道;至亲恩师尽皆辞世辞世,余我一人垂垂老矣。他回到翠华中学,去了地下室读书会的地点,去了音乐室,去了方芮欣跳楼的顶楼,最后回到当初他和方芮欣交谈的教室,坐在当年的棋子上,眼前出现方芮欣的幻影,显然方芮欣在他的心里地位是最重要的,比至亲恩师还重,那显然只能是爱人了。
结局解析:
《返校》只有最后一章是真实的,前面基本是方芮欣鬼魂的想象。大华楼一楼工人老高的宿舍大门并没有上锁,但是门上画了符咒,方芮欣就进不去,那时赤烛游戏小组就暗示方芮欣已经死了,因为只有鬼魂才拿符咒没办法,说明现实中的学校也在一楼工人宿舍门上画了符咒。翠华中学里应该有不少地方贴符咒这类的东西,方芮欣的鬼魂都见过,只是方芮欣的鬼魂不但把生前的事忘了,连每次轮回的事情也都忘了。
方芮欣的“坏结局”是在礼堂上吊自杀,那么是不是每次轮回方芮欣都是这么死呢?我认为是的,每次轮回的内容、次序都是一样的,从礼堂开始、到礼堂结束。当年方芮欣举报读书会,是秘密的告诉的白国锋,而且不是一次,当时知道书单是方芮欣泄漏的人只有魏仲廷,但是魏仲廷没和任何人说过,就是说别人是不知道告密者是方芮欣的,那为什么女厕所的门里写着抓耙仔呢,一种可能是那是方芮欣谴责自己,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抓耙仔,另一种可能当年其他同学知道了方芮欣是告密的人,骂她是抓耙仔。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是谁泄漏的呢,只能是白国锋,本来为了保护告密者,不该泄漏,也许是因为白国锋认为方芮欣已经没有继续利用的价值了,或是给别人立个榜样,鼓励其他学生告密,总之在礼堂开了个公开的表彰会,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方芮欣是告密者。对于极度后悔的方芮欣来说,在表彰会上授予她的奖状就就象是给她上吊的绳子,或许是方芮欣觉得还不如给她一条上吊用的绳子,好结束生命,白国锋很可能在表彰会上当众宣读了对张明晖、魏仲廷等人的判决,更让方芮欣生无可恋。所以礼堂对方芮欣来说不仅是生命的终点,也是每次轮回的终点。
剧情梳理:
我想到拿就说到哪吧。《返校》里的时间、空间是错乱的,但是有个大致的规律,就是倒叙,游戏的前半部分讲述方芮欣杀死了殷老师,后半部则是描写方芮欣为什么要杀死殷老师,因为方芮欣误认为殷老师破坏了她和张明晖老师的爱情,最后一章是唯一的幸存者魏仲廷返校,点题。
《返校》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方芮欣的回忆,占了95%的篇幅。第二部分是魏仲廷返校,篇幅很少但必不可少,因为魏仲廷是翠华中学事件唯一的幸存者,如果没有魏仲廷,那次事件就完全被人们遗忘了。被关入监狱的魏仲廷痛恨方芮欣,但是听到方芮欣自杀的消息感到困惑,晚年的魏仲廷仍然忘不掉方芮欣,而且终于理解了方芮欣的动机,算是原谅了方芮欣。
对方芮欣怎么看,我开始是恨她,但是后来觉得方芮欣只是不懂事犯了错,害死张老师和同学的是白国锋这些人,方芮欣的责任不大。从方芮欣自杀后仍然不能原谅自己,一遍又一遍的让事情重演折磨自己,说明她在是真的悔恨做了那些事。对于只有17岁的学生方芮欣,在告密这件事上责任主要应由成年人承担。
《返校》里方芮欣用书单杀死殷老师后,到城隍爷那掷铰,那三个问题,我觉得顺序是》问父母、问前途、分爱情。
首先,方芮欣父母感情破裂,方芮欣祈求神明让父母恢复以前那样美满,结果失败了。然后是方芮欣祷告神明,希望自己能有好的前途,不要象母亲那样不幸,依然失败了。最后,方芮欣祷告神明希望和张老师结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还是失败了。方芮欣在父母、前途、爱情上全部失败,才选择自杀。
方芮欣念念不忘从自己心、走自己路,她不喜欢她妈妈只知道祈祷神明、逆来顺受的生活,可是最终她的命运和她妈妈一样,都是悲剧。我在玩到方芮欣在城隍爷前掷铰的时候,就感到方芮欣很可怜,本来她不信鬼神,结果生活的磨难让她只有祈祷神明来获得一点心理安慰,结果连最平凡卑微的希望都破灭了,象祥林嫂一样。
我看有的通关视频里说方芮欣是前途远大、富有才华的女学生,我看不然,她确实有才华,这点殷老师、张老师都是有体会的,但是前途未必好,方芮欣在城隍爷那问过前途,回答是逆来顺受、默默等待,这肯定不是前途远大,而是前途无望。方芮欣的母亲就是方芮欣的榜样,家庭妇女、操持家务,丈夫找外遇,妻子无可奈何,除了经常祈求神明保佑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还是悲剧收场。方芮欣是高中生了,那时的高中生可能比现在的大学生还珍贵,算是知识分子了,有自己的追求,可是男女不平等让有才华的女性更加压抑,方芮欣应该就是马上就要毕业了,可是对毕业之后的生活毫无把握,感到很迷茫。说到这,我想到了小时候看的一本小儿书,是改编自鲁迅的小说《伤逝》,写一对男女冲破封建势力的阻碍,追求婚姻自主,然后因为种种原因感情破裂,一伤一逝,就是那时候女性真的很艰难。
我特别喜欢第三章方芮欣回家的那段,通过收音机去三个时空,这有妖怪出没,可以慢慢的了解方芮欣的家庭和她、张老师的交往过程,感觉气氛既忧伤又诡异。这段的大致情节是方芮欣的父母感情不和,方芮欣很悲伤,还发现她爸有外遇了,张老师开导方芮欣,两人一起看电影,产生了爱情,然后方芮欣她妈把她爸举报了,之后张老师对方芮欣很冷淡。我曾认为是方芮欣她妈把她爸举报之后张老师才去去开导她,因为后面两个方芮欣有句对话,说方芮欣家里出了事让她不敢面对老师同学的目光,出了事应该就是指军警搜查了方芮欣爸爸的书房,出了事才引起张老师的注意并开导她。现在我根据游戏的安排,基本确定方芮欣和张老师相爱以后经历了两次重大打击,先是她爸被军警抓走,后是张老师突然疏远她,因为这两件打击让方芮欣向白国锋高密。
在方芮欣的心里读书会不是什么大事,正常的思维是贪污本禁书罪大的多,既然贪污都死不了,那读书会受到的惩罚更轻。当年台湾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那时候有个人会发电报,他同事其实是中共地下党,有次同事要他向大陆发报,他不干,后来两个人都被抓,这人以为顶多判几年徒刑,结果是也判死刑,理由是你是蒋介石当校长的政治学校的学员,出了这种事居然不报告蒋校长。所以方芮欣并不是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整个事件的起点是魏仲廷,如果不是他告诉方芮欣读书会的秘密,方芮欣即使想“拆散”张老师和殷老师也找不到把柄,这么看魏仲廷对这起惨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他应该也是心怀歉疚、悔恨的。几十年过去了,张老师、殷老师、魏仲廷、方芮欣这几个人,只有魏仲廷还活着,垂垂老矣的魏仲廷回想起16岁的他和17岁的方芮欣轻松聊天的情景,一定仍然感到温暖、美好。世上并没有鬼魂,那么我的脑洞是整部游戏都是魏仲廷的想象,他曾经恨过方芮欣,让方芮欣在学校无限轮回得不到解脱,到了老年他终于原谅了方芮欣,让方芮欣得到解脱。
魏仲廷、方芮欣、张老师、殷老师,这四个人里只有方芮欣和张老师产生了爱情,魏同学和殷老师这一辈子应该都没有爱人吧,从这点看,方芮欣和张老师是幸福的,他们的相爱的,一个因为爱做了不道德的事,一个因为爱失去生命。对方芮欣,张老师是她灰暗人生的唯一指望,她不顾一切一定要把张老师找回来,而张老师也因为真心爱着方芮欣,才特别决绝的疏远她,不下狠心就没办法斩断情丝。
游戏开始方芮欣割魏仲廷的喉咙的时候,魏仲廷睁眼了,说明方芮欣的潜意识已经知道魏仲廷没死,只是那时她还是害怕、不敢面对。游戏开始魏仲廷听到同学议论殷老师连夜出境、其他老师代课,这事只有魏仲廷知道,方芮欣不会知道,这些只能是魏仲廷返校以后方芮欣才知道的,所以就融入轮回了。
坏结局里张老师、殷老师、魏仲廷的鬼魂都站在操场的司令台上,方芮欣以为他们都死了,魏仲廷的特赦令、日记、殷老师骨灰回到台湾的报道、张老师的纸飞机这些都没出现,说明方芮欣还是害怕面对,她还在回避,所以还要继续忍受轮回之苦。
好结局是方芮欣敢于面对回忆起全部,魏仲廷返校后的倾诉她也都听到了,所以知道了真相获得了解脱。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返校游戏剧情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