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秩名2020-08-05 09:23:16
在影之诗手游中,各种套牌卡组是有很多的,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比较好用的原初魔海跳费龙卡组,估计有些玩家都没有听说过,那就赶紧跟我去看看吧!
以源生驭龙使为核心,辅以低费龙随从的原初体系,以及以魔海女王、源水神龙和愈音奏者安莉雅特为终结手段的魔海体系。这两个体系在星神传说时期都非常流行,但很少有玩家会考虑将其结合在一起。
是她们彼此之间格格不入吗?不是。实际上,原初与魔海体系是彼此互补的。原初体系擅长中期的返场和蹭血,启动速度快,能在跳费后立刻开始扳回局势,此外,由于低费随从较多,原初体系还拥有不错的前期站场能力(相比其他形态的跳费龙而言)。但原初体系的后期能力不足,特别是龙使被削弱后导致其站场能力下降,让原初体系的致胜能力受到影响。
魔海体系则拥有超高的斩杀,擅长在跳到10费后一锤定音。但大开大合的作战方式让她在前中期比较空虚。
简而言之,原初体系拥有前期能力,可以在跳费后快速返场,还很容易将对手蹭到18点斩杀线内,为魔海体系做铺垫。而魔海体系则能担任致胜的任务,补足原初体系后劲不足的缺陷。
那么导致原初与魔海未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呢?第1是稳定性。虽然原初和魔海体系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完美互补,但如果牌序颠倒,在需要原初返场的时候魔海组件卡手,在需要魔海斩杀的时候手中却只有原初组件,就会适得其反。再加上跳费体系本身就存在稳定性上的隐患,整套牌的游戏体验会很糟糕。
第2条原因,则是我在本专栏中老生常谈的问题环境。在星神传说时代,大家普遍侧重中期,这导致原初之龙巴哈姆特成为了跳费龙对抗其他中期套牌的必需品。巴哈的存在进一步压缩了跳费龙的组件选择空间,而配合牌减少的后果就是原初和魔海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不过,牌池在更新,环境在变化,如今的一切都与当初全然不同了。
龙剑少女爱拉的加入令跳费体系的稳定性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我曾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新爱拉的加入不仅是跳费牌数量的增加,更是量变引起质变。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我们可以估算出跳费稳定性在新爱拉加入前后的变化。在只使用12张跳费牌的情况下,先手第6回合有8费可用的概率约70%。而只需加入2张新爱拉,这个概率就骤升到78%(3张则是81%)。这个数据未考虑起手换牌和旧爱拉送不掉的情况,但也足以说明区区2张新爱拉对跳费稳定性的提升之大了。
作为套牌基础的跳费体系的稳定性增加了,对原初和魔海体系卡手的容忍程度也就增加了。
游龙少女则是对原初体系的巨大补强。她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原初体系的返场能力拉回到龙使被削弱前的强度(但原初体系的致胜能力依然不可与往日相提并论)。游龙的强度足以一牌当两牌用,这无形中减少了原初体系对组件数量的依赖程度,变相降低了体系混搭的难度。
如今的无限环境也比三个月前更快、更追求节奏,同时,平均单卡质量也更低。如今想要在无限中生存,并不太需要考虑后期的问题。换句话说,以往需要巴哈才能解决的场面,如今靠原初一波返场就足够解决了。不再需要巴哈,单卡空间得以释放,各个体系的卡位增加。高费曲线的减少也进一步降低了前中期卡手的概率,增加了整套牌的稳定性。
总之,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原初魔海跳费龙不再是浮云般的空想,具备了实战的价值。前中后期全能性跳费龙正在诞生
魔海斩杀是这套牌的主要致胜手段。在面对难以解决龙使的对手(例如皇室)时,可以考虑走龙使站场致胜的路线。面对后劲不足的快攻时,靠解场和回复能力耗尽对手资源后取胜也是可行的。
对抗偏慢套牌时要尽快跳费、过牌。如果对手有回复或护脸能力,那么凑齐斩杀组件前以过牌和解场为主,不必刻意抢血。凑齐斩杀组件后靠龙使或大镰龙骑手蹭血并给对手压力,追求令对手无暇同时做到解场和防斩杀。
对抗偏快套牌时则要顾及场面,不要执着于跳费,根据手牌来决定。把握住自己的强势期:3费游龙、5费龙巫女、6费炎息、7费龙使+游龙、10费魔海,要对这些费用敏感。
游龙少女是目前游戏中最强的3费曲线,能抢夺前期场面。配合源生驭龙使还能保证中期返场。
龙剑少女爱拉能让跳费更流畅,增加套牌的稳定性。
天国阶梯的过牌能力允许这套牌只使用少量的魔海体系组件,而这可以增加套牌稳定性。
这套牌的跳费能力充裕,不愁找不到机会使用天国阶梯。无论是增效使用还是正常使用都不错。
致胜手段难以防备,对慢速套牌优势。
相比普通跳费龙,这套牌的前中期能力更强,对偏快套牌胜算更大。
难以应付大随从铺场,对节奏法劣势。
留龙之启宣、龙剑骑士爱拉、游龙少女。
后手留龙剑少女爱拉。
后手对鬼留低费解牌。
先手有龙宣的话留龙之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