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近三周内 欧洲浏览器市场份额统计
图(2)近三周内 欧洲各版本浏览器市场份额统计
小版本方面,IE6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持续下滑到6.37%,与Chrome 4持平。上升最快的则是Firefox 3.6。 这一现象与人们最初预想的存在很大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通常电脑用户对于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保持一种戒备心理,不会轻易相信对话框中所说的内容。正如此前民意测验反应的,英国等地77%的公民都不了解何谓“浏览器选择框”,所以人们要么直接忽略掉选择框,要么还是保守的点击熟悉的IE图表进行安装。 2、微软的“随机算法”有猫腻。上周,IBM技术工程师罗勃·威尔在对“选择框”中的随机算法研究后发现,该算法明显偏向基于IE内核的产品,使得IE系列出现在#1、#2位置的几率远超过其他同类产品。微软官方已经承认随机算法不完善,答应使用更加公平的新算法。 Opera首席战略官Rolf Assev在今日曾经表示:“自从浏览器选择界面开始推送后,Opera的下载量在某些欧洲国家的下载量激增了三倍多。” Firefox表示:“浏览器选择框计划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该界面每天有5万至10万新用户选择Firefox,预计这一数字会随着浏览器选择界面的不断推广而继续增长。” 虽然Opera和Firefox浏览器都表示自己的浏览器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对比StatCounter的统计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不知道是StatCounter在统计的过程中缺乏公正性,还是Opera与Firefox在虚张声势,这些我们暂且不做分析,当有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公布出来的时候自然可见真晓。纽约时报:微软“浏览器选择框”计划助竞争对手发展。总体而言,不管“浏览器选择框”计划的作用明不明显,该计划的出台却对浏览器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所倡导公平、公开的理念正是业界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