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最早向欧盟委员会提出IE浏览器垄断调查的Opera近日表态,公司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类似于欧洲“浏览器选择框”的机制,如果微软继续在亚洲推行
IE浏览器捆绑销售策略,Opera也并不会在亚太地区采取同样的法律行为。而Mozilla基金会针对浏览器的“开放选择”活动,亦不会在亚太地区展开。
Opera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邮件采访时表示,作为欧洲互通性系统委员会(ECIS)的成员之一,公司已决定不再采取更多行动,为亚太地区的浏览器选择政策进行游说。ECIS曾于上周二发布了一份报告,敦促各国的反垄断机构在本国推广可选择浏览器的策略。
而作为浏览器
Firefox的开发商Mozilla也表示,公司推动的“开放选择”活动只针对欧洲用户。虽说未排除未来在亚洲推广的可能,但Mozilla称目前仍将专注于欧洲地区。
市场调研公司Ovum Group的高级分析师迈克·戴维斯(Mike Davis)认为,亚洲的情况要比欧洲更加复杂,因为亚洲并不存在一个与欧盟委员会类似的机构,各自分散且离心力非常差,区域间的经济层次间隔很大而本土化软件商家的实力较弱,这些现状都不利于推动类似欧洲反IE垄断行动。
但是亚太的局部地区,比如澳大利亚则有望单独对这一问题采取措施。ECIS法律顾问托马斯·维杰也赞同类似观点。
微软对此回应称,我们致力于在欧洲地区遵循欧洲的法律来解决问题,其他地区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不能生搬硬套。言外之意,“选择框全球化”的计划必然面临重重困难。
我们不知道浏览器市场将会如何改变,但是我们一直相信此领域中有更多的竞争,这有这样才能够对网络世界带来更好的革新,也能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
标签:IE动态微软浏览器选择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