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因为涉嫌浏览器垄断,历经了欧洲反垄断机构的处罚,最终在2009年12月与欧盟委员会达成和解,并自
今年3月起开始向欧洲用户提供“浏览器选择界面”,让用户自己选择IE以外的其他浏览器作为默认浏览器,以消弱IE浏览器在市场的统治地位。
在该措施实施6个月以来,微软官网的这一计划看上去对消费者仅产生了很小的影响,从而再一次引起了对这个反垄断补救措施的有效性的争论,这一举措有没有对IE浏览器在欧洲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呢?
来看一组数据。市场调研机构StatCounter数据显示,微软
IE浏览器今年10月份的市场份额已滑落至39.8%,低于今年1月份的44.9%。
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在2009年下滑了 5.5%,在2008年下滑了8个百分点。IE浏览器市场份额的下滑,使得谷歌Chrome浏览器成为最大的赢家,谷歌在2008年9月才推出了
Chrome浏览器。今年以来,Chrome浏览器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增长了一倍,从1月份的5.8%升至10月份的11.9%。
StatCounter首席执行官奥德汉·库伦(Aodhan Cullen)说:“可以肯定地说,微软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导致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下滑。不过该措施并没有引起市场份额
排名的巨大变化。”
浏览器厂商和市场研究人员纷纷表示,把“浏览器选择框”计划的影响与总的市场趋势隔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当前根本没有办法衡量有多少消费者使用了“浏览器选择框”或者它带来的直接结果。2003年,欧盟委员会曾强令微软在欧洲销售剥离了自有媒体播放器版本的Windows,以最小化微软在捆绑自己产品中的优势。但由于该版本 Windows操作系统售价与常规版本售价相同,绝大多数欧洲消费者都抵制这一版本的操作系统。
尼利·克罗斯(Neelie Kroes)曾担任欧盟委员会反垄断专员,并于2009年12月设计了微软浏览器选择界面。如今,她的职务是欧盟委员会电信和数字经济专员。在被问及有关浏览器选择界面的问题时,她的发言人表示应向克罗斯的继任者乔纳昆·艾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ía)咨询。艾尔穆尼亚的发言人阿米莉亚·托雷斯(Amelia Torres)表示,近期的市场数据显示,浏览器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表明浏览器选择界面获得了成功。“我认为,IE浏览器市场份额的下滑,表明浏览器选择界面取得了预期效果。”托雷斯说。该发言人还表示,欧盟委员会从来没有计划过为各个浏览器厂商分配市场份额。
总部位于汉堡的市场调研公司Statista分析师师阿奇姆·绍尔伯格(Achim Sauerberg)认为,浏览器选择界面只不过巩固了欧洲市场的浏览器使用现状,许多用户在欧盟委员会采取行动之前已经选用了其它浏览器。该分析师称: “在意浏览器的用户已经作出了更换决定。因此该措施不可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不过我认为欧盟的做法的确增大了微软捍卫IE的压力。”
微软拒绝对欧盟的措施对其
浏览器的欧洲市场份额的影响发表任何评论。在同意采取该措施前,微软已经就捆绑媒体播放器和服务器软件保密协议的问题与欧盟委员会展开了长达十年的争斗,并最终屈服。微软当前正准备在今年发布其最新版的
浏览器IE9。该公司驻布鲁塞尔发言人杰西·维斯特拉特(Jesse Verstraete)表示,微软完全遵守与欧盟委员会达成的协议条款,并向Windows系统的大约2亿欧洲用户提供了浏览器选择界面。
标签:IE动态IE浏览器欧洲市场份额浏览器选择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