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微软于本次研讨会所引用的一项针对使用者操作电脑行为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近80%的电脑使用者,其平均使用浏览器的时间,占总电脑使用时间比例的50%;而其中甚至有20%的使用者,其比例是超过80%,显见浏览器在目前各项电脑应用程序中已经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当今各式行动运算装置与智慧云端服务日益盛行的趋势下,作为人们进入网络世界主要视窗的浏览器,更是会成为使用者重度依赖的工具。
微软研究开发处产品规划经理张逸昕表示,有鉴于上述应用环境发展的趋势,微软此次新推出的Internet Explorer 9.0(
IE9.0),也针对现在与未来使用者在操作云端服务与行动装置时可能产生的各项使用习惯重新进行设计,以便让使用者在操作浏览器时的经验能够获得最佳化。「IE9.0改变了过去微软设计产品时的传统,在操作介面上更为精简,使用者无需点选过多的对话方块,即可快速到达所欲浏览的网页,更适合行动装置平台使用。」
举例来说,过去微软设计浏览器时,习惯不断地为其增加许多新功能,这使得浏览器命令列所占屏幕画面的面积过于庞大,虽然其原本设计的目的是要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操控,但却也在无形之中缩小了浏览器所能呈现的网页内容。张逸昕说:「新版的IE9.0改以“文件”为主体,将浏览器的呈现画面重新进行调配,让网页本身的内容能够一目瞭然,使用者不仅能够更容易聚焦于网络,并可减轻以往阅读时需不断反覆拖拉移动画面卷轴的困扰。」
此外,为加快网页的浏览速度,IE9.0还提供「
固定网站」、「常用网站导航」及「在网址栏搜索」…等功能,「虽然过去利用“我的最爱”亦可储存常用网页位址,但使用者再次读取时,需先从层层树状目录选单中下拉,找寻到该位址名称后才能进入,这对于使用行动装置的用户非常不便。」而利用「固定网站」的功能,使用者可将其最喜爱且常用网站中的任一页,直接用拖拉方式「固定」在
Windows 7的任务列上,并以预设或自行设计的图示呈现,日后若使用者要再次访问该网站时,只需点选该图示即可呼叫出其网页内容,让网页浏览经验可更贴近于一般的应用程序。
至于重新设计的「常用网站导航」,则是直接在浏览器主画面中,以排列方式显现使用者最常浏览的网站,并将每一个网站的代表图示、主要色彩及其浏览频率都予以标示出来,以方便使用者从中进行快速辨识及点选进入。「使用者亦可依其需求进行移除或隐藏这些网站。」而网址列中也内建搜索功能,只要搜入关键字或不完整的网址,IE9.0即会启动目前所选定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作业,让使用者更容易找到欲浏览的网页位置,提升操作时的顺畅度。
另一方面,针对现在各型手持式运算装置讲求轻薄短小、低耗电量的特性,IE9.0也做了相对应的调整。「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及成本限制考量下置入多项配备,手持式运算装置必须有所取捨,就一般的情况来说,手持式运算装置所选用的配备规格等级都要比PC低级,自然在执行效率表现上也会比较差。」为了弥补此项不足,新版IE9.0不仅可支持多核处理,对于涉及大量图像运算的工作,如影音视讯或线上游戏…等,亦使用图形处理器(
GPU)功能,并采取JavaScript引擎,让文件物件模型(DOM)与JavaScript整合最佳化,以提升整体运算速度,让使用者可享受到更为快速且逼真的网络体验。
「IE9.0还支持W3C最新的网页国际标准─
HTML5」张逸昕说,由于在此标准之下,浏览器本身即具有播放多媒体影音及视讯的能力,设计人员只需撰写短短几行程序码,便可开发出具备多媒体播放能力的网页,而无需再透过其他第三方播放程序的协助,即能让使用者在浏览器上观看各项多媒体资讯,这对于网页设计人员在解决以往开发相关网页时所需考虑的各种问题,如使用者没有安装QuickTime、iPad不支持Flash…等状况,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张逸昕强调:「IE9.0让网页开发变得比以往更加容易。」
via:
digitimes标签:IE动态IE9云端